最近,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的对抗持续升温,从冻结 20 多亿美元联邦拨款、要求撤销免税地位,到试图阻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,再到威胁取消其认证资格,双方陷入司法拉锯战。
与此同时,美国国会正推进改革,计划将大学捐赠基金的课税率从1.4% 大幅提升至最高21%,这无疑会给哈佛、耶鲁等精英高校带来巨大冲击。
这场风波的背后,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复杂的财政结构和深层的制度矛盾,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大学的本质与价值。
美国大学的 “钱袋子” 从哪来?
美国大学的钱从哪里来?这得从公立和私立的区别说起。
公立大学原本靠州政府拨款,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,30 年前州政府拨款占预算的 50%,到 2024 年只剩 14%,现在主要靠学费撑着,占总预算近三成。
私立大学更 “独立”,像哈佛一年学费 8.6 万美元,收入主要来自学费、联邦科研资助、私人捐赠和捐赠基金。
除了这些,大学还有不少 “副业” 赚钱。匹兹堡大学的附属医院一年营收 280 亿美元,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体育部门一年能赚 2.55 亿美元,斯坦福靠专利授权一年进账 6860 万美元。
而且美国大学大多是非营利机构,能享税收优惠,这也是特朗普政府盯着不放的原因之一。
捐赠基金的 “冰火两重天”
捐赠基金是精英私立大学的 “钱袋子”。它由无数笔捐款组成,过去靠1.4% 的低税率和捐赠免税政策越滚越大。
耶鲁大学的 “耶鲁模式” 最出名,专投私募股权、风投这些 “另类资产”,30 多年里资产从 13 亿涨到 400 多亿,年化收益 13.7%,哈佛、麻省理工都跟着学。
但现在这招不好使了。2008 年后另类投资收益下滑,过去十年大学捐赠基金年均回报 6.8%,和买股票债券差不多。
更要命的是,国会要把税率提到21%,哈佛每年可能要多交近 10 亿美元税。
所以哈佛、耶鲁开始卖资产换现金,或者发债券借钱,它们的信用评级比美国政府还高,债券很抢手。
非精英高校的生存危机
不是所有大学都这么 “抗造”。西弗吉尼亚大学这样的公立名校,2023 年因为缺钱,关了 28 个专业,裁了 143 个老师,连数学研究生项目都砍了。
原因很简单:花钱太猛,2020 到 2022 年开支涨了 38%,学生却只多了 7%,赤字 4500 万美元,再不收手就要涨到 7500 万了。
小型私立文理学院更惨。2015 年以来 85 所关门,2021 年有 200 年历史的 Judson 学院,因为筹不到 500 万美元救命钱就没了。
这些学校没大捐赠,全靠学费活,现在学生要么去便宜的社区学院,要么挤顶尖名校,它们夹在中间活不下去。
学费涨得比火箭还快,20 年里公立涨了150%,私立涨了200%。四年读下来,私立大学平均要 25 万,公立本州学生也要 10 万,上学成了奢侈品。
这背后是州政府不管了,学生贷款越滚越多(2025 年要到1.7 万亿美元),大学也越来越像公司搞资本运作。
高等教育该走向何方?
现在美国高等教育卡壳了:精英大学钱再多,也架不住行政人员膨胀、开支猛增;普通公立和小型私立学校眼看要撑不住,课程砍了又砍。
这根本不是钱的事儿,而是我们到底要大学干什么?是培养人才的公共机构,还是玩金融的资产平台?
答案或许藏在回头看看初心里。教育不该被资本牵着走,它的价值,终究要体现在对社会、对人类的长远贡献上。
盛达优配官网-10倍杠杆配资平台-最专业的配资公司-现在还有实盘配资吗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