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出意料,《歌手2025》第九期的袭榜赛,“美国灯神”乔丹·史密斯又瞄准陈楚生。
连陈楚生都无奈地说:又是我。
只是没想到,这次的陈楚生没接住这场空袭,他改编的苏打绿的《小情歌》还是败给了乔丹·史密斯演唱的《波西米亚狂想曲》。
是大家听过了陈楚生这种激情澎湃的演绎,没有了新鲜感?还是乔丹·史密斯的《波西米亚狂想曲》更能体现演唱功力?
犹记得苏打绿的《小情歌》出街时的惊喜,阴柔,小众,诗性,带着青春期的脆弱、敏感。
那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清透的,如夏日晚风一样的感觉,一种期待又怯懦、美丽而忧伤的情愫萦绕心头。
钢琴声像奔跑着的绵延的流水,而吴青峰的歌声,颤动着的声线让我洞见到他的敏锐,孤独,细腻得让人毫无防御。
特别是他唱“就算大雨让整个城市颠倒,我会给你怀抱”时,我仿佛看到了大雨过后水洼的城市倒影处,一个踽踽独行的少年。他脆弱又温暖,敏感又真挚,一如吴青峰本人。
他唱“受不了看见你背影来到,写下我度秒如年难捱的离骚”内心里的悸动、甜蜜、又矛盾的情绪,都在这词作的矛盾记述中呈现。
吴青峰《小情歌》是如此敏感,细腻,潜藏着他个性里的脆弱、忧伤,温暖,真挚。
这版本的编曲与吴青峰的演绎相适配,以钢琴、弦乐为主,注重留白和空间感。鼓点仅作点缀,突出人声的细腻层次,营造的“雨滴轻落般的静谧意境”,表达着这种隐微的、诗性的“青春独白”。
陈楚生选择与自身气质完全不同的吴青峰的作品,真的是一大挑战!
如此经典的《小情歌》,陈楚生是如何改编的呢?
他将吴青峰的敏感、温暖、孤独感的“阴郁色彩”,幻化成为青春的、热血的、激情的“张扬情调”。
“小情歌”的情感温度不再是“温热”,而是“热烈”,情感也不再是“曲折”,而是“直接”,从流行转到摇滚,从原有D调的“明亮、活泼”,改到了C调的“稳健、明亮”。
听陈楚生的《小情歌》,感觉应该把“小”字去掉,因为他唱的是曾在风中飘浮着的、张扬着的青春,陈楚生所给予我们的是怀念、回味,想像中的“热烈情感”。
那么,那温柔的安慰怀抱,融合《离骚》的古典意象,传递出的“脆弱中的守护感”,变成有力的拥抱,失去了原有的“曲折和纤细”。
“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、我也不会奔跑;逃不了最后谁也都苍老、写下我时间和琴声交错的城堡”曲意婉转的情愫,诗意氤氲的歌词,以直白的摇滚腔唱出,原有的意境亦消失不见。
从温柔的安慰、内守的防御,变为与对世界直面对抗,“青春无畏”。这是陈楚生的“热血情歌”。原有“小情歌”的细腻阴柔诗性被阳刚直白取代后,同时也丢失了它原有的独特气质。
这样的“小情歌”适合青春热血的大合唱,而不是缱绻入心底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“小情歌”,但这“小情歌”是临在的,还是怀念的,情味却是天差地别了。
当陈楚生手握电吉他,激情地扫弦声响彻上空;当他站在舞台中央,以摇滚腔唱出“怀抱”,原曲中吴青峰笔下的清澈青春意象被彻底颠覆。
电吉他的咆哮和密集鼓点强化的节奏驱动,日漫OST式热血感,不再是“小情歌”的纤细、阴郁、柔美、温暖的青春,而是更加追随舞台所需要的“炸烈”和“释放”。
于是,直播弹幕瞬间突破20万条,收视率飙升至1.5%。
虽然我喜欢陈楚生,几乎对他之前改编的每一首作品都褒奖有加,但我却对这版的《小情歌》改编喜欢不起来。这是一首脱离开作品主旨的演绎,甚至哪一首青春歌曲都可以这样改编,脱离开独特性追求普适性,是危险的。
哪怕是演绎“中年追忆青春”,也与本歌曲所要表达的主题相悖离,这不是代际割裂,而是主题偏离。
所以乔丹·史密斯能够袭榜成功,也就毫不意外了。
盛达优配官网-10倍杠杆配资平台-最专业的配资公司-现在还有实盘配资吗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